详情
分享

不插管 更微创 邹城市人民医院超微创手术解除高龄患者病痛

08-06 14:50 阅读 6022

近日,邹城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微创治疗团队联合麻醉科,一天内成功开展了三台Tubeless(无管化)胸腔镜手术:一名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及两名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,平均年龄超过70岁,极大增加了手术难度,标志着该院在高龄复杂患者肺结节治疗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。

突破禁区,让帕金森患者体验“无感”手术。 73岁的黄大娘因肺结节需手术治疗,其帕金森综合征多年,肢体震颤和运动迟缓让老人对手术充满恐惧,而合并的冠心病、慢支、肺气肿等基础疾病更让手术风险陡增。胸心外科微创治疗团队,精准实施了保留自主呼吸的Tubeless技术,仅通过3cm单孔切口即完成肺结节切除,术中无气管插管、导尿管和胸腔引流管。“手术像睡了一觉,醒来就能自己翻身,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疼。”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的黄大娘感慨道。

技术解密,“三无”方案破解高龄手术难题。胸心外科主任宋伟介绍说:“传统胸科手术一般通过双腔支气管插管实现肺隔离,常伴有气道损伤、术后恢复缓慢等症状,而Tubeless 创新技术模式,无气管插管、尿管、胸腔闭式引流管,手术中保留患者自主呼吸,手术创口小、时间短、精准无血操作,最大限度减轻了患者痛苦。术后早期的下床活动,减少了血栓等并发症。”

“这类患者手术就像在钢丝上行走,要求安全高效, 为了提升患者在手术麻醉中的安全及快速康复体验,麻醉科采用了“喉罩+超声引导神经阻滞”的无管化麻醉技术,减少了麻醉药物的使用,患者术后苏醒更快,无咽部不适、切口疼痛等。”麻醉科副主任孙大为说。

一天三台高龄老人的肺结节切除手术,胸心外科不敢有丝毫“分心”,术前开展全院MDT及四级手术多学科讨论,为老人量身定制治疗方案,联合麻醉科、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完善应急方案。麻醉则采用喉罩替代气管插管,配合迷走、肋间神经阻滞,减少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干扰,保障了手术顺利实施。三台手术平均耗时50分钟,出血量均小于10ml,患者术后4小时即可进食,平均住院日缩短至4天。

该院作为国家呼吸无管中心试点培育单位,自引进Tubeless技术以来,已成功开展30余例手术,其中合并基础疾病的高危患者占比达70%。这项技术缩短了住院时间,降低了医疗费用,下步该院将联合乡镇卫生院推广,提高县域医疗资源的利用率。

(邹亦轩 宋伟)


没有更多内容了~
城市通